龍山老人中心志工進階教育訓練


台北市西湖老人日間照顧中心
黃淑華副主任
99.06.18
主題內容
前言
#核心價值
#銀髮指標
#老人心理欲求
#溝通型態
#如何陪伴老人與溝通
#認識失智症患
#如何陪伴失智老人
#失智症溝通要點
#失智症患者的活動設計
#結語
核心價值
我是誰?我未何服務?老人的圖像?生命的本質?我可以做什麼?
銀髮指標
記遠事,不記近事,在乎小錢,不在乎大錢。疼孫子,不疼兒子。
該睡的時候睡不著,不該睡的時候老是要睡。話夾子一開,就欲罷不能。
了解老人心理欲求
舒適安定-紓解寂寞,悲傷孤單,鍾愛-熟悉的人事物
歸屬意識-被認同為團體的一份子
角色任務-可盡一份力或盡責
活著做自己-有存在感,和以前一樣
聖經說
「一句話說的合宜,就如金蘋果落在銀網子裡一般」
「柔和舌頭,能折斷骨頭。」
溝通型態-交流分析論
三類自我型態:
父母型自我(p)~權威、上對下要求、命令。控制型父母自我(cp)照顧型父母自我(np)
成人型自我(a)~民主、平等、尊重、開放、夥伴關係、就事論事。
兒童型自我(c)~任意、隨性、快樂原則。自由型兒童自我(fc)。順應型兒童自我(ac)
溝通型態~交流分析論
互補式溝通:與別人溝通能得到自己心中所想要的答案,使得溝通能夠持續的溝通。
交錯式溝通:在與別人勾同時所得到的答案是超乎預期的反映時,會有不好的感受,使得雙方的溝東因此終止。
隱密模糊式溝通:此種溝通是涉及到兩種以上的自我狀態,一種是表面溝通、一種室內在隱藏的溝通(像是肢體語言的表達)。
干擾溝通因素
個人因素:生理、情緒、知識、背景、語言、文化
環境因素:隱密性、座位舒適度、噪音
爭議性因素:價值觀、現實感、期待差異、認知差異無法取得共識時、通常會影響溝通成效,產生不合作或負面情緒如:生氣、不愉快、發脾氣
陪伴溝通的困難
感官變異的影響:聽力、視力、嗅覺、觸覺、味覺。
情緒障礙:因身體、社會心理、及角設功能失落而影響心情。
記憶力衰退:老年人對立即資訊的一些基本組成要素很容易忘記,無法將新資訊楚哩,賦予意義及综合。
認知功能退化:
語文能力:叫不出熟悉事務的名字或以表達的語意自以為是別人聽得懂(事實上是難以理解。)
如何陪伴老人與溝通
以人為本,尊重與自主,接納與肯定(同理)態度決定深度
溫暖關心,笑容與目光接觸,整潔儀容、容光煥發。
如何陪伴老人與溝通
稱呼、稱謂,接納,面對面交談,口齒清晰,速度放慢,安靜處所,低頻聲音、適當音量
視覺接觸(平行)善用反應,重複、澄清~「您是說?」「您的意思是?」
如何陪伴老人與溝通
多請聽,多留意自己臉部的表情,給予充足的時間反應,避免爭議,多鼓勵讚美
接觸、距離,善用物品幫助表達,清楚的表達
如何陪伴老人與溝通
多傾聽~耐心,專注的眼神、傾聽的神情
讓老人暢所欲言、不插話、聽完一段話,不要打斷老人的表達
覆述對方畫中真意,確認已聽見真正的話意,點到為止,避免打破沙鍋問到底
如何陪伴老人與溝通
多留意自己臉部的表情-開心、快樂、憂愁苦悶
嚴肅───發自內心、誠懇認真的表情,尊重,接納
如何陪伴老人與溝通
給予充足的時間反應───身體機能退化,老人需要時間組合意念,適時補充
放慢腳步-放慢心理的速度,敏銳度-打開心裡的眼睛
如何陪伴老人與溝通
避免爭執、不妄下斷語───放棄成見,不放入為主,老人才是照顧自己的專心
同理,尊重,回應老人的感受,接納而不批評,如何陪伴老人與溝通
多鼓勵讚美-鼓勵參予,讚美優點
如何陪伴老人的溝通
接觸、距離~身體適度的接觸,安全感,肢體語言(前傾、後傾)不要遠遠地與對方說話
如何陪伴老人與溝通
善用物品幫助表達,指著東西說,聽力差-寫字,如何陪伴老人與溝通
清楚的表達-在你說話前先引起對方的注意
說話時不要讓手或其他東西擋住嘴唇;也不要嚼口香糖或吃東西
不用曖昧說法、模凌兩可的說法,使用合適的語句清楚、簡潔、明確(堅定、認真)
了解對方的肢體反應,看看他是否明白你要說的~是否有點點頭
認識失智症患者
失智症患者核心症狀,記憶障礙-煮東西老式燒乾、水龍頭忘了關
定向感障礙-無法辨識時間、空間,判斷力障礙~冬天穿夏衣、夏天穿東西、計算困難、語言障礙
失智症患者併發症狀
不安、焦躁,幻覺、妄想,亢奮、攻擊,憂鬱、自發性減退
認識失智症患者
失智症患者的行為症狀
常見的有-問重複問題、重複的行為、徘徊遊走、藏匿囤積物品、破壞物品
不停吃、不段上廁所、無法安睡、日落症候群、懷疑指控有人偷東西、自殘或傷害他人
面對失智症患者的態度
尊重患者自尊-勿以幼兒語言對待,真誠、友善、觀察、耐心、傾聽
用理解取代質問與喝斥-溫和正向溝通,轉移注意力而非爭執對錯-肯定,不糾正
確保隱私,了解溝通與認知功能障礙-失語症、認識不能,給自己喘息與調適的機會-幽默放輕鬆
如何與失智老人與溝通
溝通技巧,給失智症患者反應的時間,問句:開放型、「是」與「否」
選擇型:兩個選項,一次只談一件事
尊重失智症患者,避免患者在場時與旁人討論它的情形
溝通的話題:過去的生活背景、熟悉的人事物、自我介紹,幽默感
如何與失智老人與溝通
現時導向:讓長輩維持現實生活重的社交環境
肯定治療:以同理、尊重,進入長輩內心世界,建立信任關係。
懷舊治療:善用物品與語言引導
感官刺激:適當的刺激如味道、音樂等感官刺激,以緩和緊張不安的情緒
失智症溝通要點
語言溝通:確定有聽到,不要太尖銳
避免分心的動作,簡短的句子,一次做一件事
非語言溝通:平靜愉悅的心情,微笑、握手、撐腰,眼神正視流露誠懇,手勢、以手拿物品,不要將失智症者想得太過於複雜,多聽、多引導、多肯定、多讚美、多尊重
失智症患者活動內容設計原則。
明確的活動目標與任務~單元活動(寵物、音樂、藝術、祖孫代間)
以患者興趣或熟悉的物品為佳,簡化步驟或材料(事先準備半成品)
有選擇性但不需要太多(顏色、大小、形狀)
有休息時間,增加互動與分享機會,減少時限內完成的壓力
失智症患者活動環境設計原則
環境單純結構化,減少視覺與聽覺的干擾,舒適的精明與溫度
使用物品擺放在眼及的範圍,箱子/盒子外頭貼上照片集名稱
確保每次使用完畢後工具歸位
失智症患者活動指導原則
強調過程重於結果,簡單清楚的說明,擅用對/不對、要/不要,單一步驟的示範
給予提示時請看著患者眼睛,陪伴一起做,適當鼓勵與肯定
結語
還好~人不是只由認知組成的(柯宏勳,2010)
不要只看到認知障礙,人還有~感覺、幽默、習慣技巧、情緒、記憶、音樂透過這些我還可以如何陪伴?
對於失智長者言語溝通或許是一種障礙,但除了語言溝通外,還可透過許多非語言的溝通方式,了解彼此的情感與意識。(許寶英,2010)愛能創造奇蹟!
感謝龍山老人中心舉辦志工進階教育訓練
更感謝艾馨會林秘書邀約,此機會難得,讓我有機會學習~如何與失智老人相處。
再感謝我家胖妹,快速為我打上這份講義,供有需要ㄉ格友们,也參考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