爭是不爭、不爭是爭
爭是不爭、不爭是爭、夫惟不爭、天下莫能與之爭
有一個員外,年紀漸漸老了,心想要將龐大的家業,交給兒子們接手,但是鑰匙只有一把,也就是說,將來只有一位兒子能夠得到這把鑰匙,掌管家業,兒子們當然也很清楚這種情形,於是就明爭暗鬥,鬥的天昏暗地,死去活來,為的就是能獲得老員外的青睬,繼承家業,這樣的情形老員外看在眼裡,卻也無可奈何,因為他知道,這些兒子們不論誰得到鑰匙繼承家業,別的兒子必然無法見容於這個家,老員外為此傷透腦筋,雖然年紀漸漸老去,卻無法舒心安養天年,還是強撐著繼續管理龐大的家業。
這麼多的兒子中,只有小兒子最乖,他從不和兄長們爭,只是默默的跟在老員外身邊,幫老員外做事,有一天老員外想通了,就把鑰匙交給了不爭的小兒子,由小兒子繼承了家業,而其他的兒子爭的你死我活,到頭來一場空,小兒子什麼都不爭,反而成功的繼承了家業。
這就叫『爭是不爭、不爭是爭、夫惟不爭、天下莫能與之爭』
這段時間我反省自己,為甚麼老是陷在泥沼裡頭明知六親無緣沒靠ㄟ,我還再難過甚麼
人的一生幾乎都在「爭」字中渡過,「比較」亦屬「爭」的一種,高中時代以前比誰的成績好,就算成績不如人,也要比一下運動或某項技能比人家強,如田徑、游泳、書法、演講.....等,反正就是「輸人不輸陣」。到了大學、研究所,屬於專職教育,除了專業成績出人頭地以外,還要拼個碩士、博士的,除了自己有面子外,家人也能揚眉吐氣一番。
進入職場,就更有的比了,比行業高尚,比職務高低,比薪資,比誰吃的開,可謂無所不比,娶個老婆還要比臉蛋,比身材,比學歷,比背景....等等。
真正比不過的,還有一個發洩的方式,就是由羨慕而忌妒而心生怨恨,更有甚者,不惜編造謊言,造謠生事,打擊中傷「比」不過的對手目標,企圖拉下對方頭上的光環,也突顯一下自己的存在價值。
有沒有想過,人比人氣死人,為何會「比」,就是因為「貪」字作怪,從小的教育讓我們身陷其中,無法自拔,因此由年幼比到年老,直至比進棺材方才休止,何其可悲。
人要不要與別人比,一定要比,而且非比不可,與世無爭的乾脆出家,青燈木魚了此殘生。所以一定要比,才有動力與活力,但應該是見賢思齊,可以激勵自己學習優秀的對象,與之齊方能超越乎,不是嗎?條件差別人一大截,徒然用一些無用的方式,羨慕忌妒,造謠生事,中傷破壞,會有用嗎?
所以一定要爭,但要爭的無聲無息,如同不爭一般,要爭正面的,不要盡往負面使力,另者要認清現實,有些事情爭也沒用,何不順之,例如老婆沒人家老婆漂亮,就無爭的必要。而且要在不爭之中去爭,才不會引起別人的警覺性,悄悄去做,不露山不顯水,才能保持冷靜,抓住時機,切中要害,則天下如何與你『爭』。
上演一個月ㄉ爛戲以~無欲則剛做結局
收穫~認清了很多人,看清楚很多事,日後將經驗銘記在心,警惕自己萬萬別掉同陷阱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