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.


抹片正常卻罹癌?10%腺癌刷不出


 


.每年都做子宮頸抹片檢查「6分鐘,護一生」,檢查報告也都正常,為什麼還會得子宮頸癌?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葉聯舜指出,臨床發現,抹片檢查雖已讓國內子宮頸癌前病變篩檢率、存活率大增,但仍有超過一成左右病患,屬於抹片「刷」不到的腺癌,發現多為時已晚,建議最好打疫苗雙管齊下。


 


高雄某綜合醫院一名20多歲年輕護士,日前意外發現罹患子宮頸癌,偏偏發現太晚,癌細胞已擴散到肺部,從檢查證實罹癌到過世,只有短短不到20天。外界訝異子宮頸癌奪命速度如此驚人之餘,也再度體會子宮頸抹片檢查搭配疫苗的重要性。


 


多虧子宮頸抹片檢查,葉聯舜說,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,近年皆有減少趨勢,造福許多人順利「揪」出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,早期治癒率高達99.7%;部分地方政府提供國中女生免費子宮頸癌疫苗,更讓子宮頸癌成為台灣女性4癌症中,死亡率唯一下降者。


 


抹片再怎麼做還是有死角。


 


葉聯舜強調,除了少部分不願意做抹片者,位在子宮頸深處的腺癌,更是抹片「刷」不到的痛,無法早期被篩檢出來,發現時,多半已是第2、第3期的侵襲癌,不但癌細胞易轉移、治療效果也差,十分棘手,臨床病患近10%15%預防這類腺癌,子宮頸癌疫苗成為最後一道防線,以國內目前上市的2價和4價兩種疫苗而言,對引發67成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第16型、18型皆有保護力效果。不過,礙於國家財政及一般民眾對疾病預防的認知差距,目前公費及自費預防注射普及率仍低,不到4%,成為醫界隱憂。


 


葉聯舜說,衛生署核准的其中一種子宮頸癌疫苗免疫效果較突出,對所有常見致癌人類乳突病毒型別,整體預防效果達93%,此數據已更新於仿單中。


接種疫苗,補足抹片檢查的不足,子宮頸癌或許有機會成為第一個可「消失的癌症」。醫師建議,進入高中、約15歲時是接種子宮頸疫苗的黃金時間。


 


年輕,身體產生的抗體濃度更好,保護力更持久,且有性行為後仍要配合定期抹片檢查,預防才夠全面。


 


病毒分類  按感染部位分類


 


上皮型   HPV1,5,8,14,20,21,25,47


 


黏膜型


 


HPV6,11,16,18,31,33,35,39,41,45,51,52,56,58,59,68,70


 


按發癌性分類


 


低危險群  6,11,41,42,43,44


 


高危險群


 


16,18,31,33,35,39,45,51,52,56,58,59,68,70


 


依照危險度來分,像是HPV-6HPV-11HPV-41HPV-42HPV-43HPV-44,這些為低危險型HPV;至於HPV-16HPV-18HPV-31HPV-33等高危險型HPV,易造成子宮頸癌。


雖然HPV是造成子宮頸癌的主因,但不是所有的HPV都會發展成CIN和子宮頸癌。根據研究顯示,性生活踴躍的女性有50%會獲得一種以上的HPV,但有60%以上的人在六個月後能夠靠著自身的免疫將HPV排除,而有30%以上的人會進展到高度的上皮病變,只有不到10%的人才會變成子宮頸癌。


 


 


調控基因


 


人類乳突病毒HPV包括了六個早期調控基因,分別為E1


 


E2E4E5E6E7和兩個L1L2晚期基因。


 


早期基因被用來做病毒基因的複製,而晚期基因是用來製造結構蛋白。其中E6E7兩個早期基因被認為和導致子宮頸癌最有關係,他們抑制了p53以及Rb兩個腫瘤抑制基因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sschien79 的頭像
    misschien79

    部落格

    misschien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